栏目分类
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,把兵权给了李严?一年后诸葛亮给出答案_刘禅_蜀汉_保护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2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79

当然,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刘备托孤的故事,顾名思义,就是刘备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自己最信任的人来照顾和保护。

俗话说“时势造英雄”,三国时期群雄逐鹿,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,其中赵云无疑是那个时代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人物。无论是他的胆识、谋略,还是他的品格与才学,都非常出众。他对刘备的忠诚更是众所周知。但令人疑惑的是,为什么最终刘备并没有把重兵权交给赵云,反而将兵权交给了李严?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?一年后,诸葛亮给出了答案。

刘备与赵云之间的关系非常特殊,虽无血缘,却胜似骨肉。赵云最初是汉末军阀公孙瓒麾下的部将,深受公孙瓒器重。那时刘备投靠公孙瓒,赵云与他结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两人关系有多亲密呢?史书记载他们“同床共枕”,足见情谊非凡。

展开剩余80%

后来,赵云的哥哥去世,他便决定告别军务,回乡处理家事,并与刘备作了最后的诀别,因为他们都明白,这一别可能就是永远。之后,刘备对公孙瓒的做事风格感到不满,毅然离开投奔荆州牧刘表,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历程。期间,他与赵云再次相遇,赵云随即义无反顾地追随刘备。

公元208年,刘备与曹操爆发大战,局势混乱中,刘备被迫舍弃妻儿,只能携张飞、诸葛亮和赵云等人突围。当时有人看到赵云好像向曹操方向奔去,实际上他是回头去营救刘备的家人。在赵云的保护下,刘备的儿子刘禅和妻子安全与刘备汇合。我们熟知的“赵云七进七出救主”故事,正是源于这一段。

这次战役之后,赵云被封为牙门将军,随后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,如博望坡、长坂坡和江南平定战。除此之外,他还独立指挥了入川之战、汉水之战,立下赫赫战功,深受刘备的信任与重用。

赤壁之战之后,刘备很少让赵云参与前线高风险战斗,反而让他留在身边,主要负责保护刘备的妻儿。从这一点来看,刘备对赵云的信任是极其深厚的,但也因此让人不解,为什么他没获得更重的军权呢?

那么,李严到底是谁?他是汉末南阳人,年少时便以聪慧著称,曾在荆州任职。刘表去世后,他拒绝归顺曹操,西逃益州,投奔刘璋,担任县令。他洞察时局,最终投靠刘备。进入刘备军队后,李严努力表现才干,逐渐获得重用,但官职并不算高,这让他颇感郁闷。

后来,刘备苦于缺少称帝的正当理由,李严献计献策,帮刘备顺利称帝,他也因此成为汉中王劝进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。

刘备病重之际,将诸葛亮、李严和赵云召至身边,准备托孤。刘备明确指示刘禅为继承人,诸葛亮负责政务,李严掌握军权,而赵云则被嘱托照顾刘禅,保护他免受伤害。

这样的安排,与刘备当时突然病逝的背景密切相关。关羽去世后,刘备决心讨伐东吴,为其报仇,尽管群臣劝阻,诸葛亮亦持反对意见,他仍执意出征。最终战败,兵力大损,只得退守白帝城。刘备年事已高,不能再长途跋涉,只能将蜀汉未来寄托给诸葛亮等人。选择让赵云照顾刘禅,也是为了确保后代安全。

彼时蜀汉处境艰难,刘备担忧诸葛亮难以独自撑起大局,赵云能成为诸葛亮的坚强后盾。李严作为将军,掌兵权一方面有助于安抚民心,维护稳定,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刘禅巩固政权。政务和军权都有了妥善安排,家族安全有人保障,刘备对赵云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信心,相信诸葛亮会合理发挥他的才能。

诸葛亮懂得用人之道,对赵云始终赏识有加。刘备未给赵云重任,反而是一种保护策略,正如俗话所说“树大招风”。赵云多次冒死救主,刘备对其用人深谋远虑。

刘备去世后,刘禅继位,封赏赵云,以示嘉奖。种种迹象表明,这些都是刘备的意愿。无论如何,赵云始终对刘备忠心耿耿,在刘备离世后,更加全力辅佐刘禅。

此外,留下赵云,也让政权形成制衡,维护蜀汉稳定。刘备对此深谋远虑,结果也证明了他的英明。经过诸葛亮等人的努力,蜀汉迎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。诸葛亮对赵云仍然非常重视,授予他重要职务。刘禅虽然是皇帝,但才识不及刘备,很多事务依赖诸葛亮等人。

再者,想想赵云与刘备的关系,若当时将军权交给赵云,他会不会第一时间带兵为刘备报仇?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
刘备从无名小卒成长为一代帝王,关键在于他卓越的用人之道。他能慧眼识人,让人才各尽其能,成就蜀汉基业。这点,值得我们由衷佩服。

当然,我们也应明白一个道理:真正的“金子”终会发光,只要不断提升自己,坚定目标,不抱怨,成功终将属于你。

发布于:天津市